水利常识 |
|
节水型社会有什么特点? |
||||
|
||||
1.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是节水型社会在体制上的本质特点。有利于推进节水技术开发,吸引节水投资,推广节水产品,促进自觉节水的机制。仅以政府行政手段推动的节水活动,由于缺乏节水的内在机制,至多只能称为群众性的节水活动或群众性的节水运动,而开展这种活动或运动比较好的社会组织只能称为节水先进城市等社会组织单位,不能称为节水型社会。 2.促进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节水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节水型社会通过内在的节水机制的运行,可以实现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和微观的高效率、高效益利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需求。 3.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是节水型社会的基本目标。节水型社会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用水需求,从而能够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4.节水型社会是全民资源价值观念普遍确立,节水活动普遍参与的社会。节水是全民的事,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次社会观念的革命,只有社会的普遍参与才能形成。 5.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是水资源工程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由“劣治”向“良治”的根本转变过程;将实现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根本性转变。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使全民节水意识大大增强,政府管理水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全社会节水的目的。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