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5亿元的恒万智能传感器制造项目基本完工,海底感知节点系统建造项目、汉欣新能源项目等亿元项目接连开工建设……亿元项目纷纷落地威海加足马力开工建设,这背后离不开市工商联一次次的牵线搭桥,与各区市部门精准对接,让项目无忧快速落地。
2022年,市工商联把招商引资工作列为“一号工程”,通过“以商招商”“以情引商”,织密招商引资“信息网”,搭建以商招商“大舞台”,为全市招商引资穿针引线、搭台唱戏、加码助力。全年推进项目37个,其中已开工项目2个,已签约项目2个,在谈项目33个。
走进位于经开区统一南路的恒万智能传感器制造项目建设现场,一期3.6万平方米厂房拔地而起,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项目负责人潘登说,自落户威海后,该项目4个月完成签约、开工,预计今年10月实现部分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2亿元。
从安徽合肥来到威海,千里姻缘能够“成功牵线”靠的是市工商联主动发挥商会桥梁枢纽作用,通过威海市安徽商会,与安徽相关企业进行沟通,获得安徽恒万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扩产线索,并通过后续多方协同、高效服务,帮企业选址落地,顺利开工建设。
为落实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市工商联认真分析工商联系统招商工作优势,把招商工作突破点落在“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上。
“25家直属商会及其联系的同籍商会、9家市外威海商会及部分山东商会,帮我们织密招商引资‘信息网’。”市工商联经济与联络科(产业发展科)科长孙念超说,市工商联利用商会宣讲全市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向各商会及会员企业发出助力招商引资的“动员令”“倡议书”,一时间,学习政策、联络客商、策划项目、对接政府成为各商会、民营企业的热门议题和首要计划。
“台子”搭好了,怎样让招商引资走得更远、收获更多线索?市工商联主动“走出去”,主动联系省外山东商会,通过邀请来威考察、上门拜访、视频连线等形式,直接与德国山东商会和陕西、上海、安徽、江苏、四川等地山东商会交流对接,大力宣传推介威海。去年,市工商联成立威海籍在沪专家博士团,在西安市举办“双招双引”推介会,邀请北京、广东、深圳等地威海商会负责人来威考察,赴青岛、济南威海商会拜访会员企业,号召市外威海商会企业家荣归故里,争做威商回归的开拓者,为招商引资不断“加码”。
“我们此次投资的海底感知节点系统建造项目与威海十大优势产业链中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密切相关。”提及去年签约完成建设并封顶的该项目,青岛蓝宝海洋工程探测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建树信心满满:“我们与威海优势互补,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招商引资不仅要“招得来、能落地”,还要“留得住、能发展”。市工商联在招商引资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部门单位密切配合,铸牢招引服务“全链条”。在招商信息汇总上,市工商联紧紧围绕威海市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优势产业链,以大项目、制造业项目为主攻方向,积极与各推进专班、各区市、开发区商务局及投促中心联系,借鉴各地招商经验做法,对去年收集整理的37条招商线索,逐一分析研判,与投资方反复沟通交流,精心选择落地区市。
加快推动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项目开工建设,推动陶瓷铝刹车盘及卡车轮毂产业化项目和眼科医疗器械项目的签约落地……眼下,市工商联正加快推动3个投资过5亿元的制造业项目在威海市落地。